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5:06    次浏览
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平台风生水起之时询问行业的春天,这看起来非常不协调。但事实上,在迅猛发展的同时,出问题的平台数也在加速增加。2015年仅仅3个半月时间,就出现了147家跑路、倒闭或提现困难的平台,占2014年问题平台总量的54%。互联网金融的确处在让猪都能起飞的风口上。在今年“两会”上,总理强调了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。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成员,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力量和生机显而易见。然而仅有风,或者说阵风,还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春天。虽有政府支持,但互联网金融的定位和监管还没有确定。不管怎样,牵涉到金融活动的互联网金融必然有风险。在这一点上,绝大多数平台已经意识到,有没有能力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,是能不能拥有春天的必要条件。为强调风控能力,国内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采用O2O模式,进行线上融资,线下尽调、审核相结合。然而,这意味着线下团队的维护,直接造成运营成本上升。LendingClub与传统银行相比的优势之一在于运营成本,因为其所有借款审核可以完全通过线上来进行。但这个成本(包括时间、资金)优势目前在国内难以实现。因此,虽然在采用新技术上互联网金融有比庞大的银行恐龙更灵活的步伐,但在对借款者还款意愿的控制方面,互联网金融平台是远远逊色的。如果看银行的贷款条件就会发现,绝大多数贷款是高门槛,需抵押。对于信用贷,大多数银行也需抵押,或者利用信用额度的消减来控制借款者违约可能。因此,即便完全采用银行风控技术,但由于缺乏对借款者还款信息的控制,互联网金融坏账比例只能更高。所以说,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控模式不能照搬银行。照搬必死。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控必须有创新。小微企业虽然被排斥在银行贷款之外,但并不是说没有增强风控的可能。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春天在于创新,特别是产品设计。能否运用金融知识为实体经济设计出有吸引力的产品,并将风控融在其中是关键。近来国内股市形势喜人,吸引了大批投资者。为配合国内喜欢加杠杆的赌性,一批为股票配资的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,其融资杠杆可以高达5倍(借款人以10万元自有资金可融资50万)或更高。由此,原本小范围低频率的投资风险通过互联网被瞬间放大。这种空中楼阁,与实体经济没有联系的所谓金融创新没有前途。要建立有生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,就必须与实体经济相结合,否则没有春天。总之,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处在一个政策面宽松的创业时代,的确是在风口之上,但仍是弱势群体。要迎来春天,还需与实体经济紧密合作,在金融产品设计、风险控制上因地制宜做出更多创新。仅仅模仿银行或照搬他国经验没有前途。